手机版

主站 [切换]

首页 新闻 正文
盈利腰斩82%!自主一哥冲高失败血洗15位高层,疯狂裁员妄自救?
行业动态 2024-09-08 10:28:00 10185浏览 编辑:51qc

收藏

分享

0

10185

2021年7月份,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的“灵魂论”轰动一时。陈虹表示,“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智能驾驶,上汽不能接受,这样华为就成了灵魂,而上汽就成了躯体。”

紧接着,上汽集团旗下的新品牌智己和飞凡浮出水面。智己定位高端,飞凡档次低一点。可谁曾想到,想将灵魂握在自己手中的上汽集团,时间来到2024年时会如此举步维艰,一路磕磕绊绊动荡不安。

IMG_256

今年1月份,飞凡汽车被传出裁员,智驾团队全员面临裁员风波,针对留在上汽集团的员工提供转岗的机会。3月份,关于上汽飞凡裁员的舆论愈演愈烈,此轮裁员波及70%的上汽飞凡本部员工。

知情人士透露,整合进上汽的飞凡高阶智驾团队已几乎团灭。未来,上汽的智驾研发工作,将主要放在零束科技。

对此,飞凡汽车还发布过声明称,“在确保独立运营的前提下,进一步深化‘轻资产’战略,通过加强与上汽集团相关优势资源的协同,优化业务职能”。此番声明基本上表明飞凡品牌独立运营失败。    

IMG_257

关于飞凡汽车的简历想必不用多提,前身为上汽荣威的R品牌,以独立的身份进行市场化运作,先后推出ER6、R7等车型,但都卖得不好,后来R品牌改名才有了现在的飞凡汽车。

严格意义上说,飞凡是上汽第一个新能源品牌,还是上汽全权主导的,但无奈飞凡不争气。2023年全年销量仅为2.14万辆。今年1-7月,累计销量也仅为4,854辆,同比下滑49.33%。

另外一个兄弟智己混的稍微好一点。作为同门师兄弟,两品牌算是分工明确。智己主打30万以上高端市场,飞凡聚焦20-30万中高市场,不冲突。

但谁曾想,去年10月份智己LS6上市将价格直接杀到22.99万起,打了飞凡一个措手不及。价格相近的两品牌,显然是定位高端的更占上风。面对智己的暴击,飞凡只能不断下探价格。    

IMG_258

智己和飞凡几乎是左右手互博,然而智己在市场上的表现更好。以今年1-7月销量为例,智己累计销量达到29,284辆,同比增长154%。

智己除了上汽集团这位爹以外,还有阿里巴巴、张江高科这两位金主,算是三方抚养。而飞凡不同,只有上汽一位爹。作为上汽的亲儿子,本被寄予厚望,结果却不尽人意。

所以飞凡启动裁员并不令人感到稀奇,在本就不大的销量基数上持续投入,不如及时止损。今年8月底,飞凡研发部门迎来合并。报道称,上汽正计划将智己、飞凡两个品牌的研发业务将统一并入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。   

IMG_259

知情人士透露,“关于智己、飞凡品牌的研发团队,以及动力电池、智能驾驶、底盘等技术项目,都会集中迁移到上汽研发总院,由研发总院统一统筹。”

此番调整意味着,以后智己和飞凡的新产品,均由研发总院统一负责。

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集中更多的人力与资源缩短技术开发周期,提升研发效率,研发总院也能通过平台化的策略实现成本分摊,最终实现技术降本。

上汽创新研究院开发总院常务副院长芦勇表示,“比如某个零部件开模成本800元,如果一年卖8万个,成本就是100元一个,一旦规模上去了,一年卖200万个,连续卖三四年,成本就只有1元一个。” 

IMG_260

在业界控本能力较强的比亚迪的研发模式就是如此。去年年中,比亚迪在总工程院基础上,设立了腾势、仰望、方程豹三个独立的子品牌工程院。

从飞凡裁员到研发业务合并到智己、飞凡研发大权被收回总院,开源节流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动作,但这还没完。最近,上汽集团旗下上汽大通又开始躁动起来了。

近日,有网友发帖称,“上汽大通突然关闭钉钉打卡,各层领导均无任何解释,借口也没有。离职、裁员,合同到期不续签”;“事出反常必有妖,果然,140任裁80个。”

帖子还称,人力资源已经抵达南京开始约谈。更有人称,此轮裁员波及上海、南京各个部门,更有几百人大部门裁员比例近60%!

IMG_261

其实早在年中,上汽大通就曾以合同到期不续签的方式进行过一波裁员,但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。截至目前,上汽大通并未对考勤系统关闭这一传闻作出回应。因此,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尚有待验证。

上汽大通是上汽集团旗下在2011年成立的自主商用车品牌。在销量方面,上汽大通保持着持续的增长。数据显示,上汽大通在2015年销量3.5万辆,随后一路上升,到了2023年年销量达到20.4万辆。

可以发现,上汽大通的销量是保持正向增长的,上汽集团理应加大推广,但为何在今年内连续两次出现裁员传闻呢?

先看上汽集团今年以来的产销数据,7月份,上汽集团销量为25.15万辆,同比下滑37.16%。1-7月累计销量207.8万辆,同比下滑15.92%。单个品牌来看,上汽大众、上汽通用、上汽通用五菱、上汽乘用车、上汽大通等品牌几乎全线暴跌。

IMG_262

2024年上半年,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,770.86亿元,同比下降12.43%;归母净利润为66.28亿元,同比下降6.45%;扣非后净利润为10.20亿元,同比下降82%。

IMG_263

合资品牌市场下滑,财报不佳,再结合飞凡、智己的境遇,上汽集团高端新能源一路受阻,算不上成功,上汽大通在新能源领域也未完全发力。此时对上汽集团而言,降本运作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。

形势危急之下,上汽高层换防更为频繁。

据统计,截至8月15日,上汽集团在2024年完成了最大规模高层调整。从上汽集团到上汽大众、上汽通用、上汽乘用车、上汽通用五菱,涉及调整人员多达15名高层!

如此大规模的高层架构调整,能为上汽集团的转型带来怎样的创新?尚未可知。

IMG_264

不可否认,如今的上汽集团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。如何重拾合资销量荣光,且将自主品牌发扬光大,新任的管理者堪当重任。从多轮的裁员传闻来看,车企转型需要新的组织架构改变过去陈旧的管理体系,打造新的团队,让车企走的更长远。但一轮又一轮的自救之战能否让上汽集团重振旗鼓,仍有待时间的检验。

 


版权声明
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
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
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

法律顾问
北京市炜衡(福州)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


相关文章

未登录 车友评论0人参与
0/500字
输入验证码: 点击获取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