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主站 [切换]

首页 新闻 正文
车企高管年薪曝光,最高1个亿,网友:我工资还没他交的税多
行业动态 2025-03-31 14:16:00 6669浏览 编辑:51qc

收藏

分享

0

6669

当新能源车主为降价1万捶胸顿足时,却有车企高管却以超600万年薪稳坐钓鱼台——这不是段子,而是中国新能源车市魔幻现实的冰山一角。
最近,长城汽车总经理穆峰年薪610.63万(比董事长魏建军还高),比亚迪高管罗红斌1240万(比王传福多近500万),理想汽车CFO李铁1.004亿(99%是股权激励)……这些数字让网友直呼:“打工人干三辈子,不如高管干一年!”  

但高薪背后,真的是“躺赚”吗?我们拆解几个关键案例:  

一、技术型高管:值这个价?
穆峰(长城汽车总经理):工程师出身,主导技术转型,2024年长城利润暴涨80%,远超行业水平。  
罗红斌(比亚迪高级副总裁):优化供应链,账期拉长至127天,让比亚迪毛利率达22.31%。  
在新能源“军备竞赛”下,能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的高管,薪资再高老板也愿意给。  

二、股权激励:画大饼还是真金白银?
李铁(理想汽车CFO):1.004亿年薪中,9823万是股权激励,和市值、销量挂钩。  
马东辉(理想汽车总裁):年薪6057.6万,同样股权占大头。  
真相:新势力玩的是“低工资+高股权”,高管和公司深度绑定,赢了财富自由,输了竹篮打水。  

三、 传统车企:高薪≠高业绩
广汽高管:总经理冯兴亚198万,董事长曾庆洪仅118万,但2024年销量暴跌20%。  
长城vs比亚迪:长城销量123万辆(微增0.2%),比亚迪425万辆,但长城利润增速80%,说明“弃量保利”策略有效。  
讽刺:有些高管拿高薪是因为真本事,有些则是“行业惯性”,业绩下滑照样百万年薪。  

四、 打工人酸了:深圳湾和城中村的差距
比亚迪工人月薪5000-8000,罗红斌一天赚他们3年工资。  
长城员工年薪中位数约15万,穆峰是其40倍。  
网友吐槽:“我加班到秃头,不如高管开个会。”  


五、行业真相:高薪背后是残酷竞争
长城销量仅123万辆,远不及比亚迪(425万辆),但利润暴涨80%,靠的是“弃量保利”。  
广汽高管年薪普遍100-200万,但销量暴跌20%,薪资再高也难掩颓势。  

车企高管高薪不是“吸血”,而是行业“军备竞赛”的缩影——谁能搞定技术、供应链、资本,谁就值这个价。只是打工人看了,只能默默感叹:“世界的参差啊!

版权声明
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
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
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

法律顾问
北京市炜衡(福州)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

相关文章

未登录 车友评论0人参与
0/500字
输入验证码: 点击获取验证码